从央视主持人,到美国顶级车企的副总裁。
这履历,放哪儿都够拍一部电影了。
更绝的是,她一个给外企打工的,居然在上海拿到了“劳动模范”的称号。
可就在人生最高光的时候,一场车展上的维权风波,让她从神坛跌入了舆论的漩涡。当女车主站上车顶,声嘶力竭地喊出那句“刹车失灵”,这位女高管的强硬回应,让她一夜之间,成了全网的靶子。
她的人生,就是一部反转不断的连续剧。
从话筒到方向盘
故事得从1984年的重庆说起。陶琳,就是那个从小就特有主意的姑娘。她一路学霸,考进武汉大学读新闻,毕业后,顺理成章进了武汉电视台。
在地方台,她什么都干,跑腿、打杂、扛机器,把采编播的流程摸得门儿清。这份工作累是真累,但也让她见识了三教九流,为她以后跟人打交道,攒足了经验值。
但武汉这池子,显然是小了。没几年,她的目光就盯上了北京。2007年,她杀入央视,进了社会与法频道。新人嘛,自然是先从没人看的深夜节目干起。
她主持的《新闻夜话》,一周四期,播出的点儿,鬼都睡了,收视率可想而知。可她不光是主持人,还身兼编导,自己出去跑采访是家常便饭。这段日子,让她的人脉库,从平民百姓扩充到了行业专家。
在央视那几年,她也没闲着,一边上班,一边硬是啃下了北大光华的MBA。甚至还跑去加拿大进修商科。那时候谁也想不到,这些商业知识,是她为自己铺的另一条跑道。
互联网的风口浪汰
时间来到2010年,互联网大潮汹涌。陶琳觉得,在媒体这行,天花板已经看得见了。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决定:辞职,离开央视,转行!
她一头扎进了互联网的浪潮里,第一站,百度。从运营岗开始,从零学起,研究数据和算法。那会儿的互联网,对多数人还是个新鲜玩意儿,但她,如鱼得水。
很快,她又跳到了人人网。事实证明,她的眼光毒辣得可怕。到2010年底,人人网的用户数直接干到了1.7亿。她也凭着这份战绩,坐上了总监的位子。可就在人人网如日中天的时候,她又嗅到了危险,悄悄开始为下一次转身做准备。
特斯拉的中国速度
2014年1月,陶琳再次让人大跌眼镜。她加入了刚进中国的特斯拉。当时的特斯拉中国,算上她,也就十几个人。办公室小得可怜。
她一进去就负责公共事务,说白了,就是搞关系。一个外资企业想在中国落地生根,没点政策扶持,寸步难行。
她过去在媒体攒下的人脉,在互联网公司练出的嘴皮子,这时候全派上了用场。这正是特斯拉看上她的地方,一个懂中国,还会办事的狠人。
她职业生涯的巅峰,就是一手推动了上海超级工厂的落地。这个项目,2019年1月才动工,当年10月就投产了,快到马斯克都忍不住惊呼“ChinaSpeed”。
更牛的是,她帮特斯拉在中国拉起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,零部件国产化率,干到了95%!就凭这份成绩单,2020年,她被授予“上海市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硬刚到底的女高管
荣誉加身,争议也接踵而至。2021年的上海车展,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。一位张姓女车主,穿着印有“刹车失灵”的T恤,直接爬上了特斯拉的展车车顶。
事情瞬间引爆全网,特斯拉据说因此丢了超过1.7亿的订单。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,陶琳的回应,简单粗暴:“我觉得她挺专业的,背后应该有人。”还撂下一句狠话:我们绝不妥协。
公司说要检测车辆,车主不同意。这副硬刚到底的姿态,让很多人觉得她冷血,毫无人情味。但也有人觉得,作为高管,维护公司立场,没毛病。
这场风波,最后闹上了法庭。直到去年5月,法院一审判了,认定张女士侵犯了特斯拉的名誉权,要她公开道歉,还得赔钱。今年7月,二审维持原判。
官司是赢了,但陶琳和特斯拉的形象,也算是栽了个大跟头。她在社交媒体上回应,感谢车主支持,会坚持做正确的事,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。
笔者以为
如今,新能源车的战场,已经杀成了一片红海。特斯拉在中国的地位,也远不如当年那么稳固。网上有人嘲讽,一个给美国公司卖命的,怎么配得上“劳模”称号?这荣誉,应该给为国争光的人。
但也有人说,都什么年代了,个人有选择职业的自由。她虽然身在外企,但确实推动了本土制造业的升级,给上海的经济实打实地做了贡献。
陶琳的故事,就是这个复杂时代的缩影。她的每一步,都精准地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,也因此,引发了无数关于个人价值和家国情怀的争论。这其中的是是非非,或许在每个人心里,都有一杆不同的秤。
查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