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8日7时许,在渭南市潼关县盛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外,一辆辆冷链物流车整装待发。一个个直径12.5厘米、重110克的饼坯被制作成型,在速冻后装袋装箱,经全程冷链运输发往全球各地。
“咱的‘朋友圈’越来越大!”公司总经理董开锋说,“我们去年在西班牙萨拉戈萨、泰国曼谷开店,今年在日本租赁顺丰海外仓、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店,10月还计划在法国巴黎开店。”
作为传统地方美食,潼关肉夹馍以饼子千层酥脆、肉肥而不腻等特点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目前,潼关县拥有工业化生产企业10家、生产线33条,年产速冻饼7亿个,直接产值10亿元,间接产值100亿元,出口速冻饼500万个,远销21个国家和地区。
地方美食“走四方”的底气源自何处?
在速冻饼加工车间,面粉被倒进料箱后,和面、滚揉、刷油、拉薄、划条、卷筒、醒发、压饼等一系列工序均在生产线上自动完成。
“为了实现产品的标准化、规模化生产,团队耗时近5年,与厂家共同‘打磨’出这套设备。”公司行政办公室主任李荣指着生产线说,这套设备可以模仿手工制饼的各个步骤,制作出的速冻饼大小、薄厚统一。
搭上工业化的“快车”,潼关县率先解决肉夹馍饼坯批量化生产及长距离运输的问题,在全国设置15个速冻饼前置仓,实现一处原料供全国、一块面饼渡重洋的目标。今年前7个月,潼关县生产销售速冻饼2.16亿个,出口速冻饼350万个。
展开剩余42%“食材、调味品、制作方式的多样性及文化差异,导致不少地方特色小吃难以在海外‘入乡随俗’。”潼关肉夹馍协会会长王华锋说,潼关肉夹馍海外店使用的馍是从国内通过冷链运过去的,肉是在当地采购、现场卤制的,保证了口感。
“不做中国的汉堡包,要做世界的肉夹馍。”潼关县坚持把肉夹馍产业作为首位产业,打造肉夹馍特色文化街区,成立潼关肉夹馍学院,建成3个培训基地,为企业牵线搭桥创造“出海”条件等,实现从美食到美食产业的跨越。
“现在,潼关肉夹馍产业已经从传统产业成长为标准化、品牌化、规模化的地方特色产业,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0万余人。”潼关县商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苏宁超说,今年,预计全县生产销售速冻饼3.7亿个,出口650万个。
潼关肉夹馍已经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。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说:“以潼关肉夹馍为代表的地方美食‘出海’,不仅是区域餐饮品牌的国际化,更是中国制造标准、文化叙事与商业模式的系统输出,为中国文化‘走出去’探出新路径。”(陕西日报记者 苏怡)
发布于:北京市查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