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标题:国窖1573低度酒破百亿,重构白酒价值维度)
白酒低度化的开拓者
作者 | 胜马财经 李察
编辑 | 欧阳文
当白酒行业还在为“降度即降质”的固有认知争论不休时,国窖1573低度酒已悄然完成从技术突破到市场爆发的跨越。作为中国首个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低度白酒单品,其“低而不淡”的独特品质不仅颠覆了消费者对低度酒的刻板印象,更以“浓香鼻祖”的行业地位,引领着一场白酒消费的品质革命。
胜马财经注意到,在河北、山东等低度酒消费核心区域,国窖1573低度酒的市场占有率持续领跑,背后折射的不仅是消费升级下的需求变迁,更是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消费趋势的深度融合。这场由国窖1573掀起的低度酒变革,正在重新定义中国白酒的价值维度。
解码“低而不淡”的技术密码
在白酒酿造的过往历史中,“高度才是品质象征”的观念曾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。传统认知里,降低酒精度意味着风味物质的大量流失,酒体单薄、口感寡淡成为低度酒难以摆脱的标签。然而国窖1573低度酒的横空出世,却以“低而不淡”的鲜明特质,打破了这一行业魔咒。这一突破的核心,源于泸州老窖数十代酿酒匠人对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。
与酱香、清香型白酒相比,浓香型白酒在低度化过程中独具优势。酱香酒以高温制曲、堆积发酵形成强烈风格,降度后易出现酸涩感;清香酒以清蒸清烧为主,风味物质相对单一,降度后更显寡淡。浓香型白酒属于“泥窖生香”,优质窖泥中的微生物为酒体提供了浓郁而充足的风味成分,带来了数量更多的呈香物质。因此,相比其他香型,浓香型原酒在降度以后风味能够保持得更好。
而作为“浓香鼻祖”,泸州老窖现有连续使用百年以上的老窖池,占全国“国保单位”老窖池总量的91.3%。连续使用的窖龄越老的窖池,窖泥中的酿酒微生物多样性越丰富,白酒的风味物质越丰富。泸州老窖窖池窖泥中富含3000余种微生物菌群,持续酿造生香,为低度酒的 "低而不淡" 提供了天然优势。
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,主要分为“原窖法”“跑窖法”和“老五甑法”三种类型。其中,“原窖法”是在老窖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工艺方法,即在酿酒的循环往复过程中,每一窖的酒醅经过配料、蒸馏取酒后,仍返回到本窖池。由此可保持本窖母糟的风格,避免不同窖池,特别是新老窖池母糟的相互串换,对稳定基酒品质作用巨大。所谓“千年老窖万年糟”,便由此而来。
1573国宝窖池群是我国现存建造最早、持续使用时间最长、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。经452年持续酿造,窖池中含有的微生物经过不断驯化、繁衍、富集,形成了稳定、优越的生态系统,其微生物种类繁多、数量庞大,成为中国泥窖酿酒工艺研究的极限样本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国第一窖”,为国窖1573低度酒的酿造从源头奠定了品质基础。
从技术储备到百亿市场战略跃迁
胜马财经了解到,国窖1573低度酒的百亿传奇,绝非偶然的市场爆发,而是泸州老窖数十年技术积淀与消费趋势精准预判的必然结果。早在20世纪70年代,当行业还沉浸在高度酒主流市场时,泸州老窖便前瞻性启动了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研发项目,成为中国白酒低度化探索的开拓者。
彼时的中国白酒市场,高度酒占据绝对主导地位,低度酒行业占比不足1%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当时的低度白酒,在技术上存在浑浊、寡淡、水解“三道坎”。泸州老窖选择了“吸附过滤”技术,探索在去除浑浊物质的同时,最大限度保留酒体中的风味成分,成为全国最早攻克白酒降度技术难题的企业之一。
此后数十年,泸州老窖持续研究优化低度酒工艺,在本就领先的原酒品质基础上,做了大量的工艺创新,以此提升发酵生香能力,使国窖1573低度酒保留窖香、粮香、陈香等复合香气,真正做到了“降度不降格”、“低而不淡”。
技术的传承不仅在内部秉持,泸州老窖在技术研发的同时,还在80年代同步举办了多期酿酒科技培训班,向全国输送酿酒骨干。1989年的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,低度酒参选数量由上届的8个猛增到128个,评出的17种国家名酒中,有15种包含了降度及低度白酒。泸州老窖38%vol特曲赫然在列。2001年,改写中国白酒市场格局的国窖1573横空出世,成为行业首款独立高端白酒品牌,而38%vol国窖1573也随之诞生。
“十年磨一剑”的技术坚守,使其在后来白酒消费低度化浪潮来临时迅速占据市场先机。统计数据显示,38%vol国窖1573横扫华北市场,尤其在河北一骑绝尘,在山东、江苏、浙北等多个核心区域市场同样表现亮眼,增长势头强劲。
值得关注的是,国窖1573低度酒的市场突破并非以牺牲价格为代价。其终端售价稳定,与高度酒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,成功打破了“低度酒即低端酒”的价格魔咒。这种“价值不降”的市场表现,印证了消费者对其品质高度认可,也标志着低度酒正式进入高端化发展阶段。
低度化浪潮中的价值再定义
国窖1573低度酒的崛起,正在引发中国白酒行业的深层变革。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,更在于推动整个行业对白酒价值维度的重构——从单纯追求“高度浓烈”转向“舒适健康”,从“饮酒豪饮”转向“品质品鉴”。
在这场变革中,泸州老窖以“浓香鼻祖”的行业地位,持续输出着技术标准与品质理念,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白酒市场始终保有低度酒的重要一席。
这背后,是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。当代消费者的饮酒需求已从“求醉”转向“求悦”,从“社交刚需”转向“品质体验”。国窖1573低度酒通过降低酒精度、提升舒适度的产品设计,完美契合了这一变化。
同时,国窖1573也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探索开辟了新路径——相较于高度酒,低度酒更易被国际消费者接受,而国窖1573低度酒的品质表现,无疑成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。
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,国窖1573低度酒的百亿传奇不仅是一个产品的成功,更是一种产业思维的胜利。它证明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并非对立关系,通过创造性转化,老字号品牌完全能够引领消费潮流;也揭示了白酒行业的未来竞争力,不仅在于历史积淀,更在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对趋势的敏锐洞察。
END
关注我们,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胜马财经诚意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查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